□蒋璟璟
8月25日,《人民日报》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《蜀道新歌》,穿越历史风烟,叩问“何以蜀道”。七千多字雄文奏响蜀道筑路之歌、畅通之歌、开放之歌、文明之歌。就像文中所述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蜀道,新时代的新蜀道是填补空白、不断加密的立体交通路网,是货畅其流、人畅其行的发展之路千层金配资,更是无数伟大的筑路者跨越山川谷岭创造的工程奇迹。
自李白以降,人皆称蜀道难。或许,很难找到第二个地方,路与诗、地理与人文缠绕如此之深。以至于,在“蜀道早已不难”的今天,谈及蜀道,一个“难”字依旧会被脱口而出地触发。终究,蜀道是个很特殊的意象,是文学性、纪实性的,是浪漫化、实用化的,砂石沥青之上,铺就的是智慧与理想。李白的不朽名篇之后,什么才是恰如其分的“蜀道论述”?之于此,《蜀道新歌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。
新蜀道,新气象。最瑰丽的想象,在云上、在路上,在心间、在眼前。当惊叹成为日常,雄奇近在咫尺,一曲“蜀道新歌”,波澜壮阔而又余韵悠长。这首歌,有着古老的序曲,而在时代的律动节拍中,迎来了激扬澎湃的高潮。2024年,四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0公里大关;截至2024年年末,四川铁路营业里程6915公里,高铁营业里程2215公里……很多时候,数字俨然是最好的文字。具体、精准,十足的说服力。
而更多的时候,数字又是无力的。里程不断增长的蜀道里,那些人的故事,城市的故事,产业的故事,文明的故事,远非“数字”所能显现。这个夏天,暑期国内自驾热门城市中,成都排名第一;这个夏天,川西的乡镇、山路间,各地车牌齐聚一堂、车水马龙于旷野。去你去过的地方,看你看过的风景。被蜀道重新定义的距离,不再是万水千山的阻隔,而是说走就走的潇洒,是天涯咫尺的切近。每一条蜀道上,美好都正在发生。
不至蜀道,你怎知“天堑变通途”的人间奇迹,怎见雪山之巍峨、天地之壮阔。不再是“蜀道难”,又该怎样描述新蜀道呢?“蜀道通”“蜀道绝”“蜀道美”,似乎都对,又似乎都不完整。直至今日,蜀道如此之长,途经范围如此之广,战略意义如此之大,社会效益如此之丰,已经很难用一个字、一句话,来为蜀道拟定一个标签。“中国人是伟大的筑路者”,中国人同样也是最懂路、最会选路的。我们所走的路,是最正确的路、最合适的路。
蜀道继续延展,“四川铁路、高速公路在建里程全国第一”千层金配资,人与路的传奇,还在继续。就如同蜀道新歌一般,这场跨越千年的唱和,还有好戏在后头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